#诊间故事# #腺样体肥大# #鼻窦炎# #儿童鼻窦炎#
深夜灵魂拷问
今天门诊评估了一个腺样体肥大的宝宝,家长一看就是看了各种科普有备而来的,问了我一个很难回答且又非常常见的问题
对于反复急性细菌性鼻窦炎发作或者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鼻窦炎宝宝到底要不要切腺样体?
首先讲讲这个宝宝的情况 展开全文c
#诊间故事# #腺样体肥大# #鼻窦炎# #儿童鼻窦炎#
深夜灵魂拷问
今天门诊评估了一个腺样体肥大的宝宝,家长一看就是看了各种科普有备而来的,问了我一个很难回答且又非常常见的问题
对于反复急性细菌性鼻窦炎发作或者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鼻窦炎宝宝到底要不要切腺样体?
首先讲讲这个宝宝的情况,今年3岁半,是第一年幼儿园,疫情期间在家都没有生过病,开学以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感冒6次,其中三次继发了细菌感染变成了急性细菌性鼻窦炎每次都积极使用抗生素治疗,但是每次治疗好后回到幼儿园没多久又感冒,然后又发作鼻窦炎,家长一度认为宝宝免疫力有问题(这里要科普一下,通常反复鼻窦炎发作只要没有严重到每次都引起急性中耳炎或者肺炎等严重并发症,一般不需要怀疑免疫系统有问题,通常还是反复交叉感染诱发的,不要过于恐慌,秋冬季如果没办法避免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话,细菌性鼻窦炎就很难杜绝,我们需要评估好每一次病情,合理使用抗生素)
那么问题来了,家长因为反复鼻窦炎发作过来评估,家长怀疑宝宝可能有腺样体肥大,想要查一下,家长怀疑有没有可能是腺样体肥大导致的反复感冒+鼻窦炎?这个怀疑是非常合理的,但是这两者之间不是单向的因果关系,应该是互为因果关系。我经常跟家长说,这两者之间可能是恶性循环的过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或者鼻窦炎可能会刺激腺样体越来越大,腺样体越来越大也有可能堵塞后鼻孔,一方面堵塞呼吸道,另外一方面也会提高上呼吸道感染或者鼻窦炎的发病概率,所以说是互为因果,恶性循环的过程
那么问题来了,我给宝宝做了电子鼻咽镜,发现腺样体堵塞后鼻孔只有50%,而且宝宝在没有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的时候没有张口呼吸打鼾,憋气的表现,那仅仅是因为反复急性细菌性鼻窦炎要不要切这个并没有引起呼吸道阻塞的腺样体?
其实,为什么这个问题难回答,主要是因为目前没有级别很高(随机双盲)的研究证据证明切除腺样体一定能降低急性鼻窦炎发病概率(比较严谨的说法是腺样体手术可能可以降低急性鼻窦炎发病概率),但还是有一些观察性研究证明腺样体手术可以减轻鼻窦炎发作时的症状(可能跟腺样体术后,后鼻孔引流更通畅,鼻窦炎发作时更好护理有关),换句话说没有堵塞症状的腺样体手术对于反复发作的鼻窦炎或者慢性鼻窦炎可能有效,但效果并不确切,但是对于鼻窦炎发作时症状减轻是有帮助的(这个也就是我门诊跟家长探讨的内容,分享给大家,这个宝宝最终我跟家长共同决策,再观察半年再决定手术问题,希望半年后见到宝宝的时候就不要手术了)
最后,对于腺样体本身已经引起持续呼吸不畅(已经存在明显后鼻孔堵塞症状),经规范的保守治疗无效的,又同时反复发作急性细菌性鼻窦炎(这里要强调一下,每次发作需要个体化评估,规范化治疗很重要)或者合并慢性鼻窦炎的宝宝是建议手术的,这就很好理解了
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晚安
科普汇总
O网页链接
参考文献:
Rhinosinusitis in children: the role of surgery. Felisati G, Ramadan H. Pediatr Allergy Immunol. 2007;18 Suppl 18:68.
Failures of adenoidectomy for chronic rhinosinusitis in children: for whom and when do they fail? Ramadan HH, Tiu J. Laryngoscope. 2007;117(6):1080.
Surgical management of chronic sinusitis in children. Ramadan HH. Laryngoscope. 2004;114(12):2103.
Efficacy of adenoidectomy in relieving symptoms of chronic sinusitis in children. Vandenberg SJ, Heatley DG. 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1997;123(7):675.
#健康生活# 收起全文d
02月04日 23:34 转赞人数超过100
来自 微博 weibo.com
#线上医疗咨询##儿童鼻窦炎##腺样体肥大##儿童中耳炎#
这两天连续接到好几个线上咨询我觉得有必要跟大家分享一下,都是第一年上幼儿园的宝宝,从开学后就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然后慢慢出现鼻窦炎症状,然后其中一个合并了化脓性中耳炎,做了电子鼻咽镜显示急性鼻窦炎合并腺样体肥大,当地医生的建议是 展开全文c
#线上医疗咨询##儿童鼻窦炎##腺样体肥大##儿童中耳炎#
。花花鼻子刚刚好,送托班也是瑟瑟发抖
这两天连续接到好几个线上咨询我觉得有必要跟大家分享一下,都是第一年上幼儿园的宝宝,从开学后就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然后慢慢出现鼻窦炎症状,然后其中一个合并了化脓性中耳炎,做了电子鼻咽镜显示急性鼻窦炎合并腺样体肥大,当地医生的建议是直接手术,不需要治疗鼻窦炎
这种情况一定是不推荐的,因为本身鼻炎鼻窦炎导致的鼻腔粘膜肿胀,再加上鼻腔粘稠的分泌物也会堵塞鼻腔通气道,让家长觉得宝宝呼吸很困难,不得不手术,但是大家要知道这样的宝宝只要鼻窦炎能规范化治疗,大多数宝宝呼吸是可以恢复通畅的,在急性鼻窦炎急性期直接推荐手术不妥当,术后鼻咽部伤口在脓涕包围下术后伤口感染的概率也会增高。所以我经常说在评估腺样体是否需要手术前请把鼻子问题控制好,我们再来讨论腺样体是否需要手术就是这个道理,尤其是第一年接触集体生活的宝宝,或多或少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医生不能拿新手家长们的焦虑当做手术指征,腺样体肥大是容易过度治疗的疾病。别问我最近为啥发这么多宝宝👃🏻 问题,我是不会告诉你我们家有同款宝宝的
另外这两天也有家长问我,有些医生推荐抗生素滴眼液滴鼻子治疗鼻窦炎,靠不靠谱?因为抗生素滴眼液可以治疗细菌性结膜炎,那么抗生素滴剂治疗细菌性鼻窦炎听上去很合理,真的是这样么?
这个建议是不合理的,大家细想一下就知道了,结膜位置比较表浅而且抗生素滴眼液可以轻松覆盖到整个结膜范围,直接作用于细菌感染的部位,所以这么用药很合理。但是人的鼻窦有四个:蝶窦,筛窦,上颌窦,额窦,而且都是位置很深的空腔,往往急性鼻窦炎的时候鼻窦窦口由于粘膜肿胀会堵塞,你从鼻腔里面滴入抗生素大概率事件会从后鼻孔流到咽喉部了,很难达到需要抗生素作用的部位,而且就算会有少量药液进入到鼻窦,你也没办法保证覆盖全部感染的鼻窦区域,这样的治疗不确定性太强了,肯定是不推荐的。口服抗生素的好处是通过血液药物能到达所有细菌感染的地方,效果更加确切,有些治疗方式你要细想,就会发现其中问题。
最后想跟大家说,秋冬季的宝宝都挺不容易的,宝宝生病大人和小孩都难受,希望大家合理用药,用必要的药💊 。宝宝鼻子问题往往会让家长手足无措,然后开始尝试各种偏方,道听途说的方法,用药前还是要慎重。祝每个宝贝都健康快乐成长!
科普汇总
O网页链接 2杭州·杭州东站 2杭州·杭州东站 收起全文d
2020年12月01日 07:33 来自 HUAWEI P40 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