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大年三十除夕夜了,但是今年和往年有一些不一样:全国有一亿多人自愿或被迫选择就地过年,无法陪伴在家人身边,我也是其中之一,今年也是我自出生以来的二十多年里,第一次没有在父母和祖父母身边过年。
在过去的几年里,每年过年,我就会从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回到中国最偏远的地区( 展开全文c
今天就是大年三十除夕夜了,但是今年和往年有一些不一样:全国有一亿多人自愿或被迫选择就地过年,无法陪伴在家人身边,我也是其中之一,今年也是我自出生以来的二十多年里,第一次没有在父母和祖父母身边过年。
在过去的几年里,每年过年,我就会从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回到中国最偏远的地区(之一)——我的老家是大凉山深处一个小山村,距离我工作的城市北京三里屯有2000多公里,来回一趟要花很多的钱和时间。
还在读大学和刚工作的时候,没钱,买不起机票,从北京回老家的来回花销得花四千多,所以,只能坐火车,单程要乘坐40多小时的火车,转火车再转汽车,来回要耽搁四五天的时间,非常远也非常耗时耗力。
后来事业有了发展,经济条件稍微改善些了,但却没时间了,从老家到工作地来回一趟也至少要耽搁三四天的时间,会影响正常工作开展。
尽管回乡之路非常曲折、遥远,但是在过去的许多年里,不管我身在哪里,距离家乡有多远,我每年都坚持回家过年。
因为那里,有生我养我的父亲、母亲、外祖父、祖母以及其他亲人,有我的童年回忆,有我踩过的土地,熟悉的田野,穿越过的丛林。
那里是我的根,我的魂,是我前进和奋斗力量的源泉。
我的家庭在我出生的时候,可以用一贫如洗来形容,求温饱都有些勉强。
可我最大的幸运,是有自己这样的一对父母,有疼我爱我的祖父母,他们虽然没什么文化、也没什么财富更没有什么地位,但却勤劳、善良、热心、正直、开明,让我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一段幸福的童年,让我有念书求学、读大学而走出老家的机会。
工作以后,自己在北京打拼,很少有机会能回去,每年能陪伴父母、祖父母的时间也非常少了,联系只能靠视频电话,却不知道开口无言,除了日常寒暄,居然不知道该聊些什么了。
我内心深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在一天天老去,祖父母更是可能突然就不在人世了,每年也就只能有那么几天陪他们了,回家就是给家人最好的礼物。 所以每一年我都一直坚持回家过年。
但今年这样的情况,情况真的很特殊,前段时间听家人说,从北京回去可能要被隔离很长时间,有些担心年后无法正常按时返回开展工作,事业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也选择就地过年了,虽然很遗憾这是出生以来第一次不在父母身边陪他们过年,但也没有办法了。
虽说过年的时候,只要真情在,即使与家人远隔千里,也近在咫尺,现在也有线上的视频、电话等形式的沟通和陪伴的方式了,但是,线上的沟通和陪伴,是永远替代不了线下面对面的陪伴和交流的。
今年,全国上亿人都在为了防疫做出贡献,而选择了牺牲自己和家人团聚、陪伴家人的机会,也希望社会和国家不要亏待了这些做出贡献就地过年的人。
希望相关部门应该制定一些措施,要求各地、各企业在春节后的非返乡高峰时期,错峰为外出务工的员工、没能回家过年的员工放一次长假,放员工回老家和家人团聚,去看望自己的孩子,看望家里的老人,补上今年的这次过年不在家人身边的缺憾,以助于减少一些家庭问题,更是为了减少一些青少年的问题和社会问题。
等春天来了,疫 情防控没有那么严格的时候,我一定会再次乘车南下,跨越两千公里,再去呼吸一下家乡的气息,再去脚踩家乡的土地,去看看久违的父母、祖父母,去和他们团聚,去故乡为自己蓄上继续向上、向前奔跑的力量。
也希望所有就地过年、为社会做出了牺牲和贡献的人,都能有这样的这样的机会。
耿向顺
2021.2
#全国1亿多人就地过年# #给家乡的一封信# #v光计划# 收起全文d
02月11日 11:41
来自 微博 weibo.com